第一部分
Noopur:歡迎來到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圖書館。我是來自文獻庫印度分部的研究員Noopur Desai,很榮幸能為大家介紹這次的展覽。今次展覽圍繞印度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家之一Mrinalini Mukherjee的藝術和文獻。經過超過兩年的整理和數碼化工作後,Mukherjee的個人檔案終在2022年面世。文獻庫團隊對有關文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這亦為這次展覽《形影相生》奠定基礎。
1970年代,雕塑普遍仍配有底座,並多數以青銅或雲石等堅固的物料製成。在這個時候,Mukherjee卻挑戰規範,取材黃麻和其他麻質纖維等非傳統物料來創作。她的雕塑看起來巨大宏偉,外型猶如模擬像。1990至2000年代期間,她更進一步採用陶瓷和青銅來進行創作。
走進圖書館的休憩區,你會看到名為《帕里》的作品。「帕里」可以被粗略理解為仙女或是某種世外生物。Mukherjee將當地神話及意像轉化成宏偉的象徵。《帕里》製於1986年,將Mukherjee鑽磨多年、糅合實驗性和即興性的編織技巧體現得淋漓盡致。Mukherjee將天然和現成的物料如麻質纖維進行化學染,製成這座令人讚歎的作品。
你可以近距離地觀賞這件作品:請細看它精緻的編織技巧,並留意繩索的質地以及長年累月以來暴露於不同天氣之下褪淡的顏色。相比起檔案照片裡所記錄的模樣,雕塑實物的顏色和質地都改變了不少,讓我印象尤其深刻。
在前面,你可以看到《帕里》以及Mukherjee其他雕塑作品的相辦。
Pallavi:我是文獻庫印度分部的研究助理Pallavi Arora。我在這次展覽中負責較為單調的工序,包括掃描文獻、爲它們撰寫註解,並上載檔案材料。
我們希望把剛才Noopur提及的作品《帕里》和Mukherjee檔案裡的相辦同時展出。不論你是在圖書館大門前,還是剛走進閱覽室,都會看到這些材料。
這些是連續拍攝所得的照片,它們之間的分別極微小,讓人幾乎難以察覺角度上的調整,有時甚至無法分辨它們之間的不同。實際上,觀看同一件作品的不同照片,不僅會加強作品的渲染力,同時也突出了Mukherjee檔案裡的照片紀錄數量何其多。這些照片集合起來所造成的共鳴,強大得可以媲美她那震攝人心的作品。
如果你細看這些相辦,便會看到上面有Mukherjee自己做的筆記。其中一些筆記被放大,放在相辦旁。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展示方式,讓大家更了解Mukherjee的決策或思考過程。
Samira:我是文獻庫印度分部的策展人Samira Bose。我想談談Mukherjee檔案中的大量作品紀錄。這些紀錄有雙重目的:首先,它確保雕塑的形態和尺寸得以被保存。考慮到Mukherjee創作中所運用的材料並不持久兼不太耐候,這點便尤其重要。第二,這種做法強調了攝影和攝影紀錄在Mukherjee的藝術實踐中多麽重要。Mukherjee藉著這些相片來檢視自己的作品;透過攝影,她能夠探索呈現作品的不同方式,並反覆試驗裝置從天花板垂吊下來或懸空的可行性。在裝置說明裡,我們將看到這些詳盡的攝影紀錄如何為裝置過程提供了精準的參照。
在這部分,你還會看到兩段錄像。錄像裡包含了部分精選的相辦,Mukherjee她本人也會在當中閃現。我們希望透過快速地連續呈現相辦,反映處理文獻時的感受。我們非常投入這些材料,有時甚至像是著了魔。在這個屬於已過世的人的檔案裡,Mukherjee總是不期意地出現,像幽靈一樣。
圖片:纖維作品相辦,1977至1986年。Mrinalini Mukherjee檔案,文獻庫館藏。由Mrinalini Mukherjee基金會提供。